旅游热点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

当前要闻:规制AI“新骗局”,监管要有“新办法”丨特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文丨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赵鑫

据“平安包头”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公安局电信网络犯罪侦查局发布一起使用智能AI技术进行电信诈骗的案件,福州市某科技公司法人代表郭先生10分钟内被骗430万元。在这起案件中,骗子通过智能AI换脸和拟声技术佯装成郭先生的好友,对其实施了诈骗。

AI技术的使用使诈骗变得更加智能化、高效化、隐蔽化。 AI诈骗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的骗局,诈骗者通过伪造身份、虚构信息等手段获取受害人的财物。在社交平台上,AI技术可以轻易地伪造身份证明、银行账单等文件,让受害人更容易信以为真,卸下防备,进入骗子的圈套。就像郭先生的案件,实际上,骗子伪装成当事人的“好友”,这一招在诈骗中很常见,但有了AI技术的加持 ,“好友”的身份变得更加“真实”,足以以假乱真,而这样的仿真程度,实在令人不寒而栗。

AI诈骗也更容易躲过传统的监管手段。 传统的监管手段主要是基于人工分析和对传统欺诈模式的识别,但面对高度智能化的AI诈骗时显得力不从心。一方面,AI技术使得诈骗者可以操纵大量虚假数据,避开传统反诈骗系统的检测,诈骗活动难以被及时发现和打击。另一方面,AI诈骗往往采用匿名的方式进行欺诈活动,更加难以被追溯。这也意味着,面对AI诈骗“新骗局”不能一味使用监管“老办法”,更重要的是监管更新,适应当前的新情况新问题。

就像一些网友所说的,“还没有享受到AI的便利,就挨了AI的重锤。”在AI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如何防止新技术的滥用,保证技术在合法的轨道上发展,是当前技术治理的重要议题。

一方面,面对AI诈骗,个人要多留个心眼,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保护好个人关键信息。 但更为关键的是,监管要与时俱进。 在AI诈骗面前,当事人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需要系统化地升级监管技术和规制方法,才能真正制止AI诈骗的蔓延。 比如引进更高级别的技术工具,建立自动检测机制,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对可疑行为进行识别和预测,对风险进行实时监测和跟踪,从而提高反诈骗能力和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郭先生的案件只是AI诈骗的一种表现形式,之后的变种可能更多。未来,不能让AI的使用异化为AI的滥用,技术向善需要监管的牵引,也要求监管的更新,不仅能够应对已经发生的旧问题,也应该对未来的新问题有所前瞻。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