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记温州市孙有新“名师送教”工作室第25次研修活动
2023年7月3日下午,在温州市孙有新“名师送教”工作室主持人孙有新老师的带领下,学员参加工作室第25次研修活动暨以“家校社协同育人”为主题的瓯越教育班主任论坛。瓯越教育班主任论坛由温州市教育局主办,温州市教师教育院承办,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协办。本次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特别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家成,浙江省特级教师曾蓉蓉、方海东和梁世累,作为与会专家出席活动。
在星光闪烁处,包括我们工作室主持人孙有新老师在内的温州市获得浙江省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一等奖获得者代表走上舞台,以一首诗朗诵《遇见》,为此次活动拉开了序幕。在一阵阵的掌声中,家校沟通三幕剧场提出了三个实际问题:“年轻老师面对家长的质疑怎么办?”“家长质疑学校制度怎么办?”“家长不理解学习活动的意义怎么办?”引发了在场班主任的思考。
梁世累和方海东老师通过亲身经历提出了自己的家校育人观。梁世累老师谈了家校共育的三个立场,处理问题时候所处的地位和态度,在家校协同育人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育场景持不同的教育立场。通过三张照片和三个小故事,从立场的宏观角度分享他的观点。第一是学生立场。走进孩子,了解他们的需求,建立起强大的支持系统,即学校——老师——家庭——社会,让学生在这个系统中感受到安全;第二是家长立场。学会换位思考对方的诉求,并在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处理,双方建立信任之后再进行疏导,双方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第三是科学立场。我们要呈现出我们的专业,坚定而温和地传递给每一位家长,让他们感受到专业的力量,打消家长的质疑和焦虑。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方海东老师则以自己的真实经历探讨了家校活动的有效融合点。方老师通过对家校矛盾的解读,提出了三个关键词来概括他是如何寻找家校活动的融合点。第一关键词是家校汇。家和校的核心点是学生,学生的成长方向就是家校的共同方向,那么家和校在做活动的时候,家长在什么时候参与?学校要在什么时候引导?我们要传递什么样的价值?方老师以他自己的经历对这几个问题进行了解答。第二个关键词是家长课。邀请家长来谈谈自己的成长奋斗史,从环境感染、实践认识和反思提升三个方面,帮助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帮助孩子成为自己。第三个关键词是家长信。找到一种办法让彼此安静下来,不再焦虑。通过给家长写信,反思并分析问题,看见问题,找到方法。家校合作不是一起做事,而是一起作出改变。
家校社协同育人,将成为未来教育的主流。在短暂的中场休息之后,进入主题沙龙环节。主题沙龙由浙江省特级教师曾蓉蓉主持。围绕“多元视角谈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主题,校长代表温州市第二外国语温在权校长、班主任代表温州市籀园小学的钱小哨老师、社区代表大自然社区蔡瑜书记、家长代表郭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各位代表从各自的角色定位谈了对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认识,并谈了自己在家校社协同育人方面作出的努力。
最后,由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家成以“家校社多方协同,探索共育新路径”为主题,回应此次论坛的核心内容。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独特价值,班主任制度会带来学生更好更健康的发展。而当班主任工作与家校社联合时,能够更好的发挥育人工作,让实践的力量更强大,让组织的保障更有力,让文化的意蕴更充分。
家校社合作实际上是所有参与主体的共学互学,多主体同在并相互促进发展,是家校社合作的意蕴,通过家校社合作,让每一个主体形成终身发展的自觉。
帅姝瑶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