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洞见·南风 1990年11月21日,北京城寒风呼啸,大雪纷飞。
下班路上,市民们行色匆匆。
他们正急着赶回家,只为准时收看马上开播的连续剧《围城》。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巧的是,这天正是钱钟书80岁生日。
剧版《围城》改编自钱钟书的同名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叫方鸿渐的年轻人,从意气风发到被生活围困,最终一无所有的讽刺故事。
以前年少读此书,我总以为围城困住的是方鸿渐这样的失败者。
直到工作了10来年,在现实的熔炉里锻造过,从生活的风雨里穿行过,我才终于理解了杨绛先生说的那句话:
“围城,就是一种两难境地。”
世间大小事,柴米油盐茶,我们每个人置身的生活,就是一座最牢固,最难翻越的城。
1
故乡是一座围城
方鸿渐出生在破败的江南乡绅家庭。
早在他念高中时,父亲就已经帮他订好了亲事。
正当方鸿渐为这门包办婚姻头疼时,未婚妻因急病去世了。
出于礼貌,他给前岳父发去吊唁信。
谁知对方竟大受感动,拿出陪嫁女儿的钱款资助他去欧洲留学。
4年后,方鸿渐“学成归来”,被爱才心切的岳父请进家中好吃好喝一顿伺候,还不费吹灰之力白得了一份事少钱多的好工作。
但方鸿渐不开心,交友工作都得在岳丈眼皮子底下进行,简直没了自由。
他也不愿在自家久待,父亲爱说教,母亲总啰嗦,都让人不胜其烦。
所以当三闾大学请他去做教授时,方鸿渐拎起行李,头也不回地走了。
可离开家乡的日子,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潇洒。
生活里少了家人照拂,方鸿渐形象全无,邋遢的脸像刺猬,头发也乱如鸡窝。
在工作上,没了父辈指点,他三番五次和同事闹口角,几乎成了职场边缘人。
这时,方鸿渐终于怀念起在家时的千般好。
少时的你我也和方鸿渐一样,觉得城外的风景更热闹,一心想逃离父母羽翼,背上行囊远走天涯。
直到受尽生活的雨打风吹,才知晓,故乡就是横亘在自己和现实面前的一道屏障。
它把风雨关在门外,把黑暗拦在身后,在你我看不见的地方,默默将不可知的一切通通阻挡下来。
诗人穆尔说: 一个人为寻求他所需要的东西,走遍了全世界,回到家里,找到了。
兜兜转转多年,唯有故乡,才是心底最柔软的记忆,永远抹之不去的羁绊。
2
大学是一座围城
方家有三个兄弟,老二老三早早跟着父亲做事。
唯独老大方鸿渐看着像块读书的料,才有机会走进校园。
但他三心二意,不学无术,连续转了几个专业后才勉强混到毕业。
后来,他撞大运被岳父资助到国外留学。
他懒散懈怠,从伦敦到巴黎再到柏林,换了三个学校,课没听过几门,吃喝玩乐倒是样样精通。
临近回国,拿不到博士学位的方鸿渐,为应付翘首以盼的父亲和岳父,干脆花钱买了张假文凭。
他把消息传回国内,岳父竟当了真,立即登报祝贺。
方鸿渐万万没想到,自己刚一到家,就成了名气颇高、人人趋之若鹜的“留洋博士”。
县里的中学校长登门拜访,恳请邀他做演讲。
结果,胸无点墨的他一通胡诌,学生目瞪口呆,校长捶胸顿足。
再接着,洋行买办张先生发出相亲饭局,有意招他做女婿。
谁知初次见面,方鸿渐就把学校教的餐桌礼仪忘个精光,手里拎个鸡腿就啃,成了张家鄙夷的对象。
更严重的是,给出教授职位的三闾大学,得知方鸿渐是个冒牌博士后,取消他的教授资格,把他调到冷门专业去授课。
此时的方鸿渐虽然愤愤不平,却也因为没有实力挑挑拣拣,只能逆来顺受,任人摆布。
年轻时读到这个情节,只觉方鸿渐自作自受。
现在再看,却心有戚戚。
我们也曾做过方鸿渐,挤破脑袋敲开大学的城门,没待多久,就觉得它是一座限制自由的围城,远不如想象的那么有趣自在。
于是,在最好的位置上心安理得睡大觉,在最该构筑知识护城河的时候摸鱼划水。
直到踏进社会,因能力欠缺碰壁吃灰,学识不够备受冷眼,才明白,上大学时所有偷过的懒,都会变成工作后甩在脸上的巴掌。
学者章开沅说, 大学时代多半能决定你此后的人生道路。
少年不知愁滋味,老来方知行路难。
当一个人不肯在围城打造好铠甲就匆忙离开,往后余生,他就只能遭受现实的连环暴击,被生活逼到退无可退。
3
工作是一座围城
“我呢,回国以后等于失业。”
方鸿渐的这句自嘲,半点不假。
没有一技之长的他,刚毕业多亏裙带关系进了岳父的银行,不然靠自己根本找不到工作。
但对于来之不易的活计,心高气傲的方鸿渐觉得不体面,只管敷衍。
后来,朋友赵辛楣把他推荐到三闾大学任教。
拿着这份白捡来的工作,方鸿渐刚开始也有几分踌躇满志,但因为学历问题被降为副教授后,顿时牢骚满腹。
他埋怨学校穷山恶水,憎恶同事相互倾轧,吐槽女老师们又土又老。
他还告诫自己,“大不了是个副教授,犯不着太卖力气的。”
讲课时,他照着笔记瞎念,靠东拉西扯挨到下课铃响。
批改作业时,他漏洞百出,而一旦有学生指出错误,他立马斥责对方刁钻。
学生们怨声载道投诉到学校,三闾大学很快把他扫地出门。
此时的方鸿渐,对丢了工作这件事根本不在意,只管和定了情的同事孙柔嘉游山玩水,乐得自在。
行至香港,朋友赵辛楣建议方鸿渐把婚礼办了,以免孤男寡女一路同行落人口舌。
方鸿渐不曾深思就点头答应,可到了筹备婚礼处处需要花钱时,他才傻了眼。
囊中羞涩的方鸿渐,只好舔着脸问老父亲要钱办婚礼,租新房,勉强把孙柔嘉娶过了门。
赵辛楣看不过去,给方鸿渐找到一份报社的清闲工作。
但把敷衍刻进骨子里的方鸿渐,没多久又把工作弄丢了。
妻子孙柔嘉不依不饶,一通大吵后,决绝地走了,只剩方鸿渐一人呆立家中,半天缓不过神。
方鸿渐的囧态实在又气又好笑,但细品之后,他的故事何尝不是当下人的写照。
多少人志气满满地走进工作的围城,立志要登上人生巅峰。
可没干几天,便埋怨钱少事多离家远,深感升职加薪远无期。
于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能凑合绝不认真,能摸鱼绝不卖力。
然而所有的敷衍,到最后都会化作沉重的枷锁,彻底拖垮一个人。
压力重重的时代里,没有哪份工作不辛苦,没有谁的职场不委屈。
很多时候,不是工作选择了我们,而是我们离不开手上这份能让兜里揣钱,心中踏实的活计。
不要再抱怨敷衍工作,它才是护你周全,夜里安眠的坚固城墙。
无论在何时,成年人的底气,都是工作给的。
4
婚姻是一座围城
三闾大学就是个复杂的小社会。
同事之间尔虞我诈,同学各个冷嘲热讽,再加上校长的刻意打压,都让能力欠缺的方鸿渐左支右绌,力不从心。
最是焦头烂额之时,同事孙柔嘉特来安慰,她表现出的温柔体贴令方鸿渐颇为受用。
尽管方鸿渐不怎么喜欢对方,但仍带着美好期待,糊里糊涂地撞进了情网。
但没多久,他们就相看两生厌。
孙柔嘉发现外人面前温文尔雅的读书人方鸿渐,本领全无,脾气倒很大。
方鸿渐则觉得以前的孙柔嘉虽平平无奇,但胜在性格温柔,对他言听计从,哪像现在,简直尖酸刻薄到了极点,还特别爱独断专行。
两人动不动就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口角。
一次,两人又是吵得不可开交。
方鸿渐气急败坏,一把将孙柔嘉推到桌角。
孙柔嘉不甘示弱,抓起梳子砸得方鸿渐哎哟直叫。
一推一搡间,这对夫妻再无半点幸福可言,他们仿若置身一座囚房,分分钟都想逃离。
说来奇怪,单身时谁不是渴望着遇一人从此白首。
但深入婚姻后发现,风花雪月难免被柴米油盐抹去光泽,你侬我侬的那个人俨然换了另一副模样。
这魔幻的现实,令城里的男男女女高呼看走眼,盼着破笼而出。
但实际上,扯下婚姻华丽的外衣,谁的屋里不是一地鸡毛。
不同的是,有的人任由家里乌烟瘴气,想离离不了,想过过不好。
而也有人一边嫌弃,一边不离不弃,搭着伙把鸡毛收拾干净,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
要知道,不是所有婚姻都要被围城所困,鸡争鹅斗,弄得不得安生,只有那些经营不好的才会。
5
生活就是最大的围城
故事的结尾,方鸿渐决定投靠赵辛楣,依赖他的庇护再找一份工作糊口。
想当初,方鸿渐和赵辛楣是并驾齐驱的高级知识分子,到最后,两人的人生却有着云泥之别。
一个困于城中,郁郁不得志,而另一个破城而出,游刃有余。
当真是生活对赵辛楣格外宽厚?
并不是。
感情上,赵辛楣和方鸿渐一样,吃尽苦头。
他笨拙地暗恋苏文纨10多年,处处讨对方欢心,甚至把方鸿渐当做假想情敌。
直到苏文纨和其他人订婚,他才如梦初醒,意识到多年来自己不过是个可悲的备胎。
他不纠缠,不妄自菲薄,更不像方鸿渐一样失意了就躲进婚姻的壳里求安慰。
他拿得起放得下,谨慎选择,最终找到了一个门当户对的好伴侣。事业上,赵辛楣也曾因失误弄丢了三闾大学的工作。
但他不像方鸿渐那般,不知反思,只懂抱怨。
赵辛楣是真心热爱工作,做事专注投入,无论教书还是做官,都能干得有声有色。
不管是出城还是入城,赵辛楣都不曾被生活绑住手脚,囚禁进狭小的牢笼里。
他始终掌握主动权,积极主动地选择走好脚下每一步路。
而方鸿渐,则像被“关在黑屋里的野兽,把墙壁狠命地撞、抓、打,但找不着出路。”
同在一座围城里,方鸿渐和赵辛楣体现的是困与破的两种人生状态。
对有些人而言,生活就是一道道冰冷城墙,撞不开打不破,不如麻木躺平,省省力气。
而对另外一些人来说,既然众人皆困顿,随处见围城,就更不该画地成牢,推开挡住去路的巨墙,才会找到光明的出路。
正如钱钟书所说, 人生虽痛苦,却并不悲观。
无论怎样的危局,只要自己不兵荒马乱,不缴械投降,困境总有转机,生活总会如愿。
▽
方鸿渐一生,都在和围城作斗争。
他看似努力逃离了一座围城,殊不知正在追求的东西,又铸就了下一个围城。
最终,他陷入了“进城→出城→进城→出城……”的死循环,硬生生把自己活成一出黑色喜剧。
可是,我们却嘲笑不起来。
谁不是在这座名为“生活”的围城里进进出出,跌跌撞撞,慢慢被现实的巨浪冲刷成了方鸿渐的模样。
有读者说:
围城是人心的围城,却不是人生的围城,关键是我们选择用什么样的心境去经营。
城内也好,城外也罢,逃脱也好,沉沦也罢,这世间从未有哪座“城”能彻底困住一个人。
真正把你禁锢在方寸之间,动弹不得的,从来都是自己。
点个 赞吧 ,打破内心牢房,推倒现实高墙,将重重阻碍踏成向上阶梯,便是强大的开始。